经史子集

星象堪舆 武道禅修 奇闻轶事 经史子集 诗书画印 乐舞琴棋 服饰礼仪 玉石珠宝 古玩鉴赏 文房四宝 人文趣宠 驻颜有术 山水益居 三教民俗 花艺盆景 岐黄养生 茶艺香道 华夏美食 少年国学 辩法正道 霞客日记 货币流通 驿马近车 网络视觉

传统文化之天人合一、心统万物的儒教哲学

儒教哲学上绍三代之圣,下启孔孟之学,既体现了“天”的意志和道德训示,同时鲜明地流露出对“天与”、“人归”的远古黄金时代的终极关怀。既以天命论证王治,又强调性本之于天,通达于道。如此,天、祖、圣合一,命、性、道合一,对天命认同的外在超越,转向对心性关注的内在超越;由三代的理想,上接天命,并以性为道,以理为性,以心为理,终至“心统万物”,在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基础上,不断实现自我调适,并系统化、精致化,而以官方哲学的优势,铸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儒家宗教的合理性终极追求,进一步得到思辨哲学的论证。这正是儒教哲学,也是中国宗教哲学继往开来的渊薮。

儒教哲学模式熔铸于孔子,子思、孟子充实于其后;至汉代董仲舒以“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系统诠释而得以巩固并全面发展;宋代儒者更是在性命天道问题上作进一步的精细分析,而使之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终极价值。然而儒教哲学的基础可以追溯到上古历史和传说中的往圣先贤,尤其是圣王尧、舜,以及三代的创立者禹、汤、文、武;同样也得自周公制礼作乐,上绍三代之圣,下启孔孟之学,神圣的神话故事,在他们的诠释中,转化为寓意深刻的历史事件,既体现了“天”的意志和道德训示,同时鲜明地流露出对远古黄金时代的终极关怀——确信在遥远的过去,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道德伦理上,曾经有过一个与现实完全不同的理想的境界——大同社会。《礼记.礼运》对此有精彩的描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天下为公,政治上选贤任能,而非任人唯亲,故整个社会井然有序,老吾老以至人之老,幼吾幼以至人之幼,人尽其长,各取所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既无尔虞我诈的权利之争,亦无盗窃乱贼的暗中侵扰,更无腐败与战争。这是一幅多么美好,令人憧憬的社会蓝图!然而三代以下:

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 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 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至于如今,更是人心不古,每况愈下,“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以致于天怒人怨。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因此,诚惶诚恐,以恢复远古的黄金时代为上天赋予自己的使命。儒门弟子也言必称三代,所谓“为天地立心”者。这正是儒家的终极追求,是儒家思想作为宗教的本质体现 。

诚如孔子所言,三代之英与三代盛景,“丘未之逮也”,只是其矢志追求的 “太阳城”、“乌托邦”,或者说“桃花源”、“西方极乐净土”;于后世言必称三代的儒者,对远古黄金时代的追慕,更是他们理念中实现超越有限的合理性过程。换句话说,三代的大同社会并非实有,只是存在于理念中的神圣境界和终极追求,当然,也是评价现实社会的价值系统。早在100多年前,康有为就直言不韪地指出,上古茫昧无稽,诸子纷纷创宗立教,或称神农、黄帝,或法夏、法周,“或称三代”,所谓“三代文教之盛”就是孔子之假托,“六经中尧、舜、文王,皆孔子民主君主之所寄托。”儒教于是创立,孔子则被尊为“素王”(康有为《孔子改制考》),即教主。康氏此说,虽然是为其变法维新寻求历史依据,但“托古”之说,还是揭示了远古黄金时代作为儒教终极追求的真相。不过,与希腊、罗马文明和其它制度化的宗教组织不同,儒家把神话故事转换为历史事实,将传说中的英雄塑造成史前的圣人和具有血缘关系的宗祖。于是,理想看起来更像现实,超越的彼岸、上古,似乎也在此岸和今世,终极的追求无形中演变为对已存社会的关注。这也是许多人认为儒家非宗教的原因。其实儒者终极关怀的“三代”又何尝不是佛家的净土、旧约的伊甸园,基督的天国?它们的区别仅仅在于儒教对无限的关注在时间上向后而非向前,在空间上似乎在此而非在彼。南京国学研究会 官方网址:http://www.njgx.org/

当然,三代之所以完美、至善,而成为儒者追求的终极之境,实在是天命所归,即所谓“天与”。“故夫政必本于天,殽以降命”(《礼记.礼运》),“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论语.泰伯》)。正因为如此,尧舜禹得昊天上帝之眷顾而昌,桀纣幽厉失天命而亡。即便是感生的神话,也同天命观念纠缠在一起,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说的是同样的意思。所以,在儒家思想里,天和天命,无论是赏善罚恶的主宰(如武王伐纣,牧野誓师乃“恭行天之罚”《尚书.牧誓》,孔子信誓旦旦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卷三),还是阴阳和合,流动不息的自然之理(如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都是关涉人类生存环境的决定因素。政由天启,顺天行善则盛,逆天造恶则衰,万古如斯。于是,敬天之怒,畏天之威,小心翼翼,昭示上帝,便成为儒者的行为准则;对三代的追慕,发展而为对天命的敬畏,对远古黄金时代的终极追求,潜移默化为对天和天命的终极关怀。天、天命,便成为儒教超越有限,实现终极关怀的合理性过程的思辨基础。

显而易见,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惟天为大,圣人则之。上天辅有德之圣而与之天下,圣人以天命为则而人心所归。孟子认为,舜有天下既是“天与”,亦为“人归”,凸显的正是天和圣、和人的关系。因此他索性讲,人归之即天与之,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卷九)。管仲答齐桓公,尤为直截地指出:“所谓天,非苍茫之天也。王者以百姓为天。”(《韩诗外传》卷四)儒家就是如此由远古的黄金时代,得天命的有德之圣,逻辑地推衍出天人合一的思维框架的。

另外,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祖宗原为祭祀之名,所谓“祖有功,宗有德”,尚功德而不重血统,也是“惟德是辅”的意思。夏后氏“郊鲧而宗禹”,周代祖文王而宗武王,虽然是天下为公向天下为家的转变,但祀祖的本意在于对天的敬畏,说明“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如此郊天、祀祖、崇圣,实质上还是天人合一的表现形式。

众所周知,儒家哲学擅长心性辩说,早期儒者突出天与、人归、天人合一的观念,不仅仅是为了给予远古黄金时代的终极追求以合理性的解释,更重要的是为超越有限的终极关怀寻求心性论方面的依据。比较普遍地认为,孔子不多论性与天道之类的玄学问题,也少涉及终极价值和终极关怀的内容,但实际上,他强调的是天地万物生生不息,“无古无今,无始无终”,“古犹今也”(《庄子.知北游》),由此鉴往知来,“虽百世可知也”(《论语》卷二)。正如戴震评“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句,他认为,孔子“实言前圣所未言,微孔子孰从而闻之,故曰不可得而闻。”(戴东原《孟子字义疏证》)意思就是说,孔子于性与天道,不是不谈,而是举一反三,因材施教。所谓“未知生,焉知死?”生且未明,怎能认识死?对无限的追求,自然有待于有限知识的积累。后世儒家正是沿着孔子天人合一的思路,相续不断,多方位,多层次诠释其性命天道之学的。子思、孟子,开其端绪,对不可得而闻的“孔门传授心法”(程颐《中庸章句》)特别加以发挥。子思直截了当地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实以性本之于天,通达于道。简单地讲就是性即命、性即道。如此命、性、道三位一体,强调的是天人合一的内在逻辑。至于修习先天的性命之道,则是后天的教化,是对天人合一终极关怀的实践。撇开众多烦琐的考据不言,从“道不远人”的观念考察,性命道三位一体,确实是孔子以来儒教哲学的核心。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这个“仁”说的正是圣人的天命之性、率性之道,并以之与天道合一的终极价值,即所谓“知命”、“知天”。还有“诚者天之道”,“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则可以与天地参”,其思维方式还是性与天合,天道归诸人心的天人合一的心性哲学。因此孟子更明白地讲:“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孟子》卷十四)在孟子看来,尽心则知性,知性便知天,心性与天齐,心性与天通,天人合一在内而不在外,在心而不在天,对天的终极关怀,终至于对自心的关怀,大体上成就了儒教哲学心性论的转换。南京国学研究会 官方网址:http://www.njgx.org/

勿庸讳言,儒家对远古黄金时代的终极追求,正是如此以天人合一的观念,转向对天、道、天命的关注;进而以天命之性观照与心性合一之天,于是,天、祖、圣合一,命、性、道合一,把对三代终极追求,对天命认同的外在超越,转向对心性关注的内在超越,宗教的合理性终极追求,进一步得到思辨哲学的论证。这正是儒教哲学,也是中国宗教哲学继往开来的渊薮。当然,上述看似逻辑的推演,实际上是对超验的终极价值的认同,并以此为后世儒者提供了辨证思维的材料,而所谓天、道、心、性、命、中、庸、和、仁、诚、明、德,乃至理、欲、善、恶等诸多范畴,无疑是儒教哲学诠释天人合一、心统万物的合理性工具。

儒教哲学形成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之中,以天命相警示,以明德、亲民、至善而与天合并致大同的理想,在中国文化史上独树一帜。虽然,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的独裁统治指斥儒者“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故“有敢偶语诗书者弃世,以古非今者族”(李斯语),于是焚书坑儒,以致儒家思想淹没无闻于当世,但是,已经形成的儒教哲学毕竟根深蒂固而不致灭绝。坑灰未冷,不足二世,汉取秦而代之。沿袭秦制,却又力图改变始皇严刑峻法面孔的刘氏家族,尤其需要重新点燃历史对远古黄金时代渴慕的热情,在“奉天法古”(董仲舒《春秋繁露.楚庄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呼声中,儒教天人合一的理念扶摇而起。在董仲舒的著作中,进一步突出孔子和思孟学派“天与”的观念,不仅把“天”视作绝对的超越的本体,而且视作宇宙和社会秩序的缔造者,以及君主废立、赏善罚恶的最高主宰,由是“皇权天授”凝固为不可变易的神学原则。同时又把人视作天的缩影,以独特的天命赋予国家规模的意义,“王”便是贯通天地人的“人上之人”,即“天子”。天祖圣、命性道三位一体的宗教哲学一变而为王权合理性论证的神学体系。“道之大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便成为孔子为汉代立法,乃至为百代立法微言大义的神学依据;孔子也藉儒学的独尊、太学的设立,聚贤、养士、举贤,而由儒教哲学的创立者、精神领袖和道德楷模,上升为教主和神圣的。

似乎与宗教的超越精神相悖,董氏尤其“惶惶不可一日无君”。他特别重视王权天授的地位,说“取天地与人之中,以为贯而参通之,非王者孰能当是”,实以训诂之名,作神学目的论的论证。汉代兴起的儒教思想,就是如此以神权论证王权,以天人感应说天人合一,以谶纬明天道人事,带有更多的神秘色彩。至于三统、三世之说,既以阴阳五行为根据,亦同谶纬之学相表里,都趋向外在超越,把对现实的关注,集中在超现实,却具有意志的人格神,即天道上。孔子作为宗教的卡里斯马(Charisma),自然顺化为制度化的宗教教主而被奉为神圣,只是当其后无论在民间,还是在官方重新被作为圣人得以普遍认同之后,才超越了人神的界限,回复到卡里斯马的象征。

简单地说,儒家思想蹶而复振,不仅以天道说王制,倍受王室青睐而居独尊的地位,同时凭借汉王朝文治武功的需要,并以孔子相号召,形成独具特色的制度化的儒教组织——一个按照儒教天人合一思想陶冶出来的,以行使天命为己任,并与等级化的官僚和贵族机构保持千丝万缕联系的“士”的阶层或集团。所以,认为儒家缺少组织形式而非宗教,既是规定性的错误,显然也不符合事实。应当说,制度化的儒教组织滥觞于汉,是与政权机制直接联系的组织形式。后汉一登龙门,身价百倍的名士风流,以及党锢之祸,无疑证明,制度化的儒教已经与国家融为一体,直接或潜移默化发挥其社会功能了。隋唐而后,随着儒教经典的确立,以经取士的科举制的不断完善,儒教作为制度化的宗教组织更是如鱼得水,与儒教哲学发展同步,而得以巩固并长足发展。南京国学研究会 官方网址:http://www.njgx.org/

然而,独尊儒术的结果,学者莫不以专研经学而呈趋骛之势,因此难免泥沙俱下。义理发挥,训诂考据,以致烦琐支离,入主出奴,所谓“幼童守一艺,白首后能言”。皓首穷经,导致对经学的反动。其二,以神学论证王治的汉代儒学,天人感应之说含有太多的神秘色彩,从哲学的角度讲,毕竟粗浅。其三,佛教传入,道教兴起,玄风大振,适逢其会,儒教哲学也就不能不接受佛道之挑战。毕竟儒释道在理性思维方面存有大体相同的总体趋势,因此,或者拒斥,或者倡导三教同源,强调“佛”“晋时训为觉,觉,悟也。孟轲以圣人为先觉,其旨一也。周孔匡救时弊,佛教唯明其本,为其首尾,其致不殊。故寻于逆者,每见其二,通于顺者,无往不一。”(孙绰《喻道篇》,《弘明集》卷二)于是,名士硕儒,超然出尘,游走于名僧大德之间,不再完全依靠官方支持成为圣贤,而是沿袭性命天道之思,兼取佛道的辨证思维,不断地进行自我调适,努力朝着内在超越的终极方向迈进,终至发展为精致的,以心性为中心的儒教哲学——理学。

隋代王通,虽为孔门弟子,却假托孔子之言,尊佛为圣人,以仲尼、老庄、释迦并称,强调“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文仲子.周公篇》),与前朝三教同源论无异。唐代人文之盛,推崇儒教,虽有若韩愈者辟释氏之说不遗余力,但其所著《原性》,与李翱复性论同调,以思孟学说为骨干,参杂释老为枝叶,所谓“彼等以事解,我以心通”,实已非早期儒家和汉代儒教的本来面貌。尤其是李翱,贯通三教,融易、礼、庄与佛说为一体而成复性之论,实在可以说是理学的前奏,或者说儒教哲学精致化的过度。请看:

性为定静不动,惟善;情为性之动,有善有不善……性虽为情蔽,性已不失;而无情则性亦不能新生。惟妄情灭息,乃复于性。性复则至诚,至诚之境乃能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既诚矣,则明,诚乃不动之动,睹于不睹,闻于无闻,视听昭昭而见闻不起。(《李文公集》卷二)

这里的“性”为恒定不变之体,唯善而无恶,即《大学》中说的“至善”;性动则生情,情分善恶,性为情蔽则善隐,故灭妄情才能复归至善之性。复性则诚,诚则明,则与天合。可见此“性”既非孔子所言“食色性也”的生理之性,也有别于孟子“人皆有之”的伦理道德之性,而是与天道合一,明确规定为至善,实际上是超越善恶,生成一切的宇宙本体和审定万事的终极价值。宋儒无不以诠释性理本体为哲学使命,实现对自我的超越,实现儒教“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追求。当然也实现了对儒教哲学精致化的改造。青年毛泽东说过“吾国宋儒之说与康德同”,也是从本体论上立意的,说它是“将伦理提高为本体,以重建人的哲学”(李泽厚《宋明理学片论》),也未尝不可。南京国学研究会 官方网址:http://www.njgx.org/


以性为本体,即以性为天人合一的枢纽和思想基础,其实是对早期儒家“天命之谓性”思想的复归,也是宋儒本体论和伦理思想融合的关键。性寂然不动,“情”是性本体的作用,妄情也就是佛家说的“无明”。“情”的概念的提出,以及有善有不善的界定,为宋儒 “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乃至天理人欲之辨奠定了理论基础。至于张载的“心统性情”之说,无疑植根于孟子“四心”之论,将与玄远天命相连的“性”,转化而为人皆有之的具有道德属性的“心”。如此性本体向心本体的顺化,不仅为“心统万物”的心本体论提供了逻辑思维的资料,而且为儒教“以道德的区别来代替神秘的不区别”(克里斯蒂安.乔基姆《中国的宗教精神》),即实现儒教“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道德追求,而非明确的超越有限的终极追求,创造了心性哲学上的依据。

至于“理”的范畴,则是河南?氏的创造性思维。所谓“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拈出来”(《宋元学案》卷二十四)。如其所言:

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因各得其所赋之理,以为健顺五常之德,所谓性也。(《四书集注·中庸注》卷一)

人物之生,同得天地之理以为性,同得天地之气以为形。甚不同者,独于人其间得形气之正而能有以全其性。(《四书集注·孟子·离娄下》)

如此“天”——“命”——“性”——“心”便以一“理”相贯,“在天为命,在义为理,在人为性,主于身为心,其实一也。”(《河南程氏遗书》卷十八)直接地说“性即是理”,理就是性。与程、朱不同,陆、王心学索性讲“心即理”、“心外无理”、“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陆九渊集》卷三十五),把“心”作为通万物同天地的本体,甚至进一步说“无善无恶心之体”(王阳明天桥问答的四句教),把心视为超越善、恶二元对立的终极存在。如是,内在的“心”本体,与超然物外的纯“理”世界相比,显然具有更多的人文关怀,而且“合内外为一体,以物我为平等”(吕祖谦《近思录》),万物皆备于我,宇宙就在我心中,充分表现儒教的超越精神和主体意识。儒教哲学就是如此自外向内,由三代的理想,上接天命,以性为道,以理为性,以心为理,终至“心统万物”,以内在超越的天人合一论,逐渐实现自我调适,并系统化、精致化,而以官方哲学的优势,铸就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

顺便说明,制度化的儒教组织与儒教哲学精致化同步,其严密与系统性也在稳定发展中得以巩固。有唐一代,具有官方性质的孔颖达对十三经的注疏、府县各级行政机构设孔庙以祭孔、制度化科举制的形成、以经取士,特别是宋以下以《四书》取士的人才制度,不断完善和全面推广,儒教组织借助国家机器的运作,全方位发挥了它的社会功能。这是佛道以及其它外来宗教组织无与伦比的。南京国学研究会 官方网址:http://www.njgx.org/

传统文化是又名炎黄文化已经日常称呼的国学,其中传统文化包括面很广,例如传统文化之经部 传统文化之史部 传统文化之子部 传统文化之集部 传统文化之书法艺术 传统文化之剪纸艺术 传统文化之戏曲 传统文化之武术 传统文化之美学 传统文化之道学 传统文化之佛学 传统文化之儒学 传统文化出了很多圣贤,在传统文化上出现了关于很多传统文化培训,传统文化研究 传统文化教学 传统文化游学 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学习 传统文化研究班 以及传统文化教学班 传统文化少年班 传统文化培训班 现在把传统文化一般概念性称谓儒学或者国学,日常称呼为国学之经部 国学之史部 国学文化之子部 国学文化之集部 国学文化之书法艺术 国学文化之剪纸艺术 国学文化之戏曲 国学文化之武术 国学文化之美学 国学文化之道学 国学文化之佛学 国学文化之儒学 国学文化出了很多圣贤,在国学文化上出现了关于很多国学文化培训,国学文化研究 国学文化教学 国学文化游学 国学文化教育 国学文化学习 国学文化研究班 以及国学文化教学班 国学文化班 国学文化少年班 国学文化培训班 国学易经培训班 国学交流班 成人国学教育 幼儿国学教育 青年国学培训 国学培训交流 国学学术交流 国学培训老师 国学培训大师 国学讲座 国学课程 国学交友风水大师段苍李道家易经风水师 起名大师古耆 道家古耆易经取名师 八字命理解析-古耆 断蓍风水

在传统文化上出现了关于很多传统文化培训,南京传统文化研究 南京传统文化教学 南京传统文化游学 南京传统文化教育 南京传统文化学习 南京传统文化研究班 以及传统文化教学班 南京传统文化少年班 南京传统文化培训班 现在把传统文化一般概念性称谓儒学或者国学,日常称呼为国学之经部 国学之史部 国学文化之子部 国学文化之集部 国学文化之书法艺术 国学文化之剪纸艺术 国学文化之戏曲 国学文化之武术 国学文化之美学 国学文化之道学 国学文化之佛学 国学文化之儒学 国学文化出了很多圣贤,在国学文化上出现了关于很多国学文化培训,南京国学文化研究 南京国学文化教学 南京国学文化游学 南京国学文化教育 南京国学文化学习 南京国学文化研究班 以及国学文化教学班 南京国学文化班 国学文化少年班 南京国学文化 国学 传统文化 南京国学研究会 官方网址:http://www.njgx.org/




X

截屏,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guqi83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