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收藏国学研究会
帐号 密码
目录一览
新闻资讯
国学讲座——风水助人与弑力
南京国学会——子不语茶堂
南京国学会公益讲座------名字与
2019年1月17日国学公益讲座-----
2019年1月6日国学公益讲座------
2018年12月8日南京国学研究会谈茶
 
文房四宝
传统国学之“文房四宝”:南唐的文化名片
  发表时间:2015-6-12  点击:1798

“文房”一词较早见诸南北朝,专指国家典掌文翰的地方,类似档案馆。唐代,“文房”演绎为文人书房。杜牧《奉和门下相公兼领相印出镇全蜀》一诗中“彤弓随武库,金印逐文房”句,就指文人书斋。至南唐国,“文房”成为文人书房的专用词,南唐后主李煜雅好文学,收藏甚富,所藏书画均押以“建业文房之印”。宋米芾在《画史》中说:“大年收得南唐集贤院御书印,乃墨用于文房书画者。”宋初苏易简以笔、墨、纸、砚“为学所资,不可斯须而阙”,撰写了《文房四谱》一书,是首倡“文房四宝”的典籍。

南唐国时期,手工业发展使社会分工多样化和相关产业边缘化,文化用品制造从一般手工业中分化出来,成为别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学者邓之诚在《骨董琐记全编》中认为,南唐国所产“龙尾砚与澄心堂纸、吴伯玄笔和李廷珪墨,同为徽州四宝,亦南唐国宝也。”李后主对“文房四宝”的成名有杰出贡献。“文房四宝”整合了前南唐社会的文房信息,是南唐国时期社会发展极具典型意义的文化印证,成为一种特定的饱含文化意味的经济现象与盛世文化的象征。

宣笔 :“妙甲于当时”

据韩愈《毛颖传》记载,公元前23年,秦朝蒙恬南下时途经今泾县一带,发现这里兔肥毫长,便以竹为管,在原始竹笔基础上制成改良毛笔。唐代泾县成为制笔中心,得名宣笔。五代十国时期纠合分离的隶属之缘,使得南唐所属徽、宣有着相互依存的沿革关系,由于这种文化亲缘,宣笔又称“徽笔”。

邓之诚先生将吴伯玄笔列为南唐国宝,吴伯玄应为当时制笔大家。但记载较多的却是诸葛笔。诸葛笔又名“散卓笔”,出自南唐制笔高手诸葛氏。诸葛高、诸葛渐、诸葛丰、诸葛方等各具高明,以诸葛高最为出众。相传此笔的制法,不用柱毫,不分心副,而是用两种或一种兽毫参差散立扎成。硬软适人手,百管不差一。能做到尖、齐、圆、健四德具备,锋毫尖锐,外形圆润,铺下不软,提起不散。据说,诸葛笔笔头是用鼠须制成的,故又称“鼠须笔”。《十国春秋拾遗》里说,后主昭惠后所用诸葛笔名叫“点青螺”。宋人郑文宝《江表志》记述:李煜弟弟李从谦也用诸葛笔,每枝酬价十金,妙甲于当时,号为“翘轩宝帚”。

诸葛笔为宋代文人钟爱。梅尧臣诗赞:“笔工诸葛高,海内称第一。”叶梦得《石林避暑录话》上:“笔盖出于宣州,自唐惟诸葛一姓世传其业。治平、嘉祐前有得诸葛笔者率以为珍玩,云一枝可敌它笔数枝。”又欧阳修诗:“圣俞宣城人,能使紫毫笔;宣人诸葛高,世业学不失。”苏东坡晚年尤喜用宣城诸葛丰的鸡毛笔。黄庭坚《笔说》:“宣城诸葛高系散卓笔,大概笔长寸半,藏一寸于管中。”《谢送宣城笔》诗更写道:“宣城变样蹲鸡距,诸葛名家捋鼠须,一束喜从公处得,千金求买市中无”。可见当时诸葛笔只能从朋友处获得馈赠,即使花上千金,在市面上也买不到。

南唐以降,在诸葛氏影响下的制笔业不断创新。吕道人、吕大渊、张遇、侍其瑛、诸葛元、汪伯立等非为贫而作笔,他们超凡脱俗的制笔技艺,显然不同于世代以制笔谋生的诸葛氏,进入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李廷珪墨 :宣和年间已不可得

南唐制墨在历史上负有盛名。《太平寰宇记》记载黟县“县南十八里有墨岭,……出墨石,可画”。 唐末,河北易州著名墨工奚超徙居歙地,南唐赐姓李氏。李超的墨“坚如玉”,他的儿子李廷珪尤精于制墨,他用松烟一斛、珍珠三两、玉屑一两、龙脑一两和以生漆捣十万杵,放在水中三年不坏。北宋书法大家蔡襄更说李廷珪墨能够削木。

李廷珪墨形制不一,“有圆饼龙蟠而剑脊者,有四浑厚长剑脊而两头尖者,又有如弹丸而龙蟠者”。 据元人陆友仁《墨史》记载,李廷珪墨“凡数等,其作下邽之邽者为上,作圭洁之圭者次之,作珪璧之珪者又次之,其云奚廷珪者下”。李廷珪墨的名号既有高下,其间又自有精粗,当时就有伪作让人困惑。但也有人发现了其中诀窍:可以从背面的“歙州李廷珪墨”字印加以辨识,“歙旁欠字之左足与州字之中,或其李字之中画与子字之足贯,又与廷字壬之竖画,墨字之右角贯,视之上下相通者为真。”

李超墨和李廷珪墨在当时就已经声名大噪,南唐大文豪徐铉曾经得到一挺李超墨,长不过尺,细才如筋。徐铉将此墨赠与弟弟徐锴,徐锴用此墨日书五千字,十年才用完。宋代,李墨益发难得。秦少游得到半锭,质如金石,歙县制墨名家潘谷见之而拜。潘谷所制之“松梵”;“狻猊”等被誉为“墨中神品”,宋徽宗御藏之极品宝墨“八松烟”(又称八松梵),皆出自潘谷之手。到宣和年间,李氏之墨已是再不可得。

李廷珪之后,南唐制墨名家有歙县耿文寿、耿文政等,宣州有盛医道、盛通、盛真、盛周等,皆仿李氏制墨法。据《江表志》记载,南唐韩熙载曾经请歙地工匠朱逄烧墨,命其所制叫做化松堂,墨名元中子,又自名麝香月,可见南唐制墨名家众多。宋明时代,我国制墨代有人才,南唐技艺家传户习,都以李廷珪墨为墨中极品与样板。清代虽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的美誉,但人们也只能从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四大墨王”的墨香里,遥想南唐墨的境界了。

澄心堂纸 :董其昌说“此纸不敢书”

澄心堂纸,当时就名冠天下。邓之诚对梅尧臣《咏澄心堂纸》诗的解读是精辟之论:“曰‘滑如春冰密如茧,把玩惊喜心徘徊。蜀笺脆蠹不禁久,剡楮薄慢还可咍’,则厚密可知;曰‘幅狭不堪作诏命’,则其狭可知;曰‘慎勿乱与人剪裁’,曰‘心烦收拾乏匮椟’,则其长可知,故曰匹纸也。曰‘江南李氏有国日,百金不许市一枚’,则贵重可知。”相传著名的淳化阁帖皆此纸所拓,欧阳修《五代史》亦用此属草。邹炳泰《午风室丛谈》:“澄心堂纸,光润滑洁,故刘原父云:断水折圭作宫纸。”刘原父十分博学,欧阳修读书每有疑问便去信请教。

澄心堂纸在南唐时已是百金售一幅,后世画家更是极度喜爱。宋代大画家李公麟曾用澄心堂纸画《五马图》。苏轼也赞道:“诗老囊空一不留,一番曾作百金收。”蔡襄《文房四说》中说,“李主澄心堂为第一”。 明朝大书家董其昌得到澄心堂纸时,竟说:“此纸不敢书。”

皖南造纸业历史悠久,池州、宣州等地,以生产“佳纸”而著称。但进入五代后,宣州纸质比起久负盛名的蜀纸尚有差距,据陈师道《后山谈丛》记述,南唐二主刻意追求书画工具的精良,便求纸工于蜀中,“……既得蜀工,使行境内,而六合之水与蜀同,遂于扬州置务”。经过改良的纸质水墨不易渗透,可作工整细致的描绘,可反复渲染上色,还可以描金、描银,适宜画青绿重彩的工笔山水,表现金碧辉映的艺术效果。因为“薄如竹纸、韧如皮纸、色如霜雪、寿如松柏”,后主十分珍爱,将其命名为“澄心堂纸”。《歙县志》称澄心堂纸为“肤卵如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传统文化 南京国学研究会 官方网址:http://www.njgx.org/

澄心堂为后主读书批阅奏章之所,典出《淮南子》:“学者必须澄心清意,才能明于天人之分”。

今存南唐画作用纸是否系澄心堂纸,已经难考。南京方志专家陈济民认为,南京大学收藏的《勘书图》(即《挑耳图》)就是用澄心堂纸制作的。因为《挑耳图》作者王齐翰是御用画师,再者《挑耳图》的左下侧还盖有李煜“建业文房之印”。

歙砚 :“碧云色夺端州紫”

皖南多山,名砚不绝,龙尾砚尤其有名。婺源(今属江西)龙尾山,多罗纹坑、水舷坑、驴坑等料石,“其石坚劲,大抵多发墨,故前世多用之”。由于歙砚石包青莹、纹理缜密、坚润如玉、磨墨无声,深得南唐元宗李璟喜爱,他在歙州设置了砚务,并把雕砚高手李少微招为砚务官,令石工周全师专门管理制砚事宜。 “岁为砚,造砚有数。其砚四方而平浅者,南唐官砚也。”

龙尾砚按天然纹样可分为:眉子、罗纹、金星、金晕、鱼子、玉带等石品,以金星为贵。金星石融有点点金色矿物质,在光线照射下,熠熠生辉,色经久不退,越磨越亮,故称“金星石”,金星砚硬度高,坚润耐磨,且越磨越亮,冲洗容易,光亮如初,是砚中之上等佳品,历来为文人所重。宋代黄庭坚赞道:“日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五代陶谷《情异录》记载,唐朝开元年间,玄宗赐给宰相张文蔚、杨沙等人的“龙鳞月砚”,就是歙州所产的金星砚。

后主李煜藏砚甚多。据说他有一方青绿晕石奇砚,色如青绿,润如秋月,砚池中有个黄色的石弹丸,一年三百六十日,水皆不干,而且有一只小青蛙头露水面。每到夜深人静时,蛙声如鼓,伴李煜弹琴作画。后主视为珍宝,每以自娱。他被俘后仅携带了这方奇砚北上,用这方宝砚研出的墨汁,填写出一首首悲情四溢的词作。

提及砚石,有人会自然想到北宋米芾书法名篇《研山铭》中的砚山,大气磅礴:“五色水,浮昆仑,潭在顶,出黑云,挂龙怪,烁电痕,下震霆,泽厚坤,极变化,阖道门”。据说这是南唐李后主的心爱之物。南宋陆游《避暑漫抄》:“李后主尝买一砚山,径长才逾尺,前耸三十六峰皆大,犹手指左右则引两阜坡陀,而中凿为砚。及江南国破,砚山因流转数十人家,为米老元章得后,米老之归丹阳也。”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传统文化 南京国学研究会 官方网址:http://www.njgx.org/

此砚为何石?一般以为是李少微为后主雕刻的一方歙砚。唐代以前,赏玩奇石主要是园林石峰,赏玩案几供石到宋代才蔚然成风,而唐宋之间出现的砚山正好是一个重要过渡。当时所说的砚山,其材质是灵壁石等天然奇石,是以砚为型,饰以山峰水涧,并不发墨,是纯粹作案头清供,助添文房雅趣的。蔡绦《铁围山丛谈》:“砚山始自米南宫,以南唐宝石为之,图载辍耕录,后即效之,不知此石存否。大率砚山之石以灵壁应石为佳,他石纹片粗大,绝无小样折屼峍森耸峰峦状者。”蔡绦说的灵壁石,产于安徽灵壁,为我国四大玩石之一。因具形、质、色、声之美,自战国起即为古老名石,历来为园林家、藏石家和玩石者钟爱。这从另一角度说明,南唐时期的灵壁石,也深得宫廷与文人厚爱。

《十国春秋拾遗》还有“江南主尤重红丝砚”的记载。红丝砚原砚材出自青州黑山红丝石洞,早在唐宋即负盛名誉为诸砚之首,可见南唐搜求天下文房,既广且精。

传统文化是又名炎黄文化已经日常称呼的国学,其中传统文化包括面很广,例如传统文化之经部 传统文化之史部 传统文化之子部 传统文化之集部 传统文化之书法艺术 传统文化之剪纸艺术 传统文化之戏曲 传统文化之武术 传统文化之美学 传统文化之道学 传统文化之佛学 传统文化之儒学 传统文化出了很多圣贤,在传统文化上出现了关于很多传统文化培训,传统文化研究 传统文化教学 传统文化游学 传统文化教育 传统文化学习 传统文化研究班 以及传统文化教学班 传统文化少年班 传统文化培训班 现在把传统文化一般概念性称谓儒学或者国学,日常称呼为国学之经部 国学之史部 国学文化之子部 国学文化之集部 国学文化之书法艺术 国学文化之剪纸艺术 国学文化之戏曲 国学文化之武术 国学文化之美学 国学文化之道学 国学文化之佛学 国学文化之儒学 国学文化出了很多圣贤,在国学文化上出现了关于很多国学文化培训,国学文化研究 国学文化教学 国学文化游学 国学文化教育 国学文化学习 国学文化研究班 以及国学文化教学班 国学文化班 国学文化少年班 国学文化培训班 国学易经培训班 国学交流班 成人国学教育 幼儿国学教育 青年国学培训 国学培训交流 国学学术交流 国学培训老师 国学培训大师 国学讲座 国学课程 国学交友风水大师段苍李道家易经风水师 起名大师古耆 道家古耆易经取名师 八字命理解析-古耆

在传统文化上出现了关于很多传统文化培训,南京传统文化研究 南京传统文化教学 南京传统文化游学 南京传统文化教育 南京传统文化学习 南京传统文化研究班 以及传统文化教学班 南京传统文化少年班 南京传统文化培训班 现在把传统文化一般概念性称谓儒学或者国学,日常称呼为国学之经部 国学之史部 国学文化之子部 国学文化之集部 国学文化之书法艺术 国学文化之剪纸艺术 国学文化之戏曲 国学文化之武术 国学文化之美学 国学文化之道学 国学文化之佛学 国学文化之儒学 国学文化出了很多圣贤,在国学文化上出现了关于很多国学文化培训,南京国学文化研究 南京国学文化教学 南京国学文化游学 南京国学文化教育 南京国学文化学习 南京国学文化研究班 以及国学文化教学班 南京国学文化班 国学文化少年班 南京国学文化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传统文化 南京国学研究会 官方网址:http://www.njgx.org/

上条新闻:中华传统之习练太极拳的十一个认识误区(下)
下条新闻:传统文学之扇子屏风首饰盒,文房四宝皆文玩!
友情链接:
国学研究会 | 国学文化 | 国学研究 | 国学教育 | 国学培训 | 国学讲堂 | 国学教育 | 国学讲师 | 少年国学 | 传统国学 | 国学名师 | 国学讲堂 | 国学课堂 | 国学名人 | 国学经部 | 国学史部 | 国学子部 | 国学集部 | 国学运用 | 国学书记 | 国学古籍 | 国学资料 | 国学论坛 | 国学交流 | 国学民俗 | 国学网站 | 国学人才 | 国学民风 | 玄武国学 | 秦淮国学 | 河西国学 | 下关国学 | 江宁国学 | 溧水国学 | 仙林国学 | 浦口国学 | 新浦国学 | 国学交流 | 风水易经 | 风水起名 | 道家风水 | 风水讲堂 | 风水培训 | 风水名师 | 风水研究 | 传统风水 | 风水逸事 | 风水起名 | 风水奇闻 | 风水奇人 | 风水大师 | 风水地理 | 星象风水 | 堪舆风水 | 山地风水 | 工厂风水 | 厨房风水 | 卧室风水 | 客厅风水 | 楼房风水 | 建筑风水 | 平原风水 | 湖泊风水 | 工地风水 | 公共风水 | 城市风水 | 小区风水 | 办公风水 | 风水讲坛 | 风水研究 | 风水解密 | 风水生活 | 风水起源 | 风水书籍 | 国学名著 | 风水古籍 | 国学孤本 | 建筑风水 | 室内风水 | 风水派别 | 风水流派 | 风水分类 | 道家风水 | 阴阳风水 | 生机风水 | 风水生基 | 起名课堂 | 起名研究 | 起名交流 | 起名论坛
申请链接,请联系国学研究会QQ: 951638995
南京国学研究会 版权所有 苏ICP备15015107号-1
地址: 御道街南航科技园29栋D楼-018室 (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西门向北走100米, 御苑宾馆斜对面)
电话: 025-58599189 86319198 传真: 025-85525838 QQ: 951638995 微信: guqi8388